主管QQ

站内信联系
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孙世刚院士:年近古稀仍授课越是名教授越要上讲台

时间:2023-07-20 13:31 点击次数:188

  1977年恢复高考后,孙世刚作为第一批考生从重庆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自此,一个从没上过英语课、化学基础极为薄弱的23岁青年,向着化学研究的高峰发起了冲锋。

  1982年,孙世刚由教育部公派赴法国留学。“祖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深深刺痛了我。”孙世刚说,那时,他有一个强烈的信念,就是早日学成,回来建设祖国。

  结束了在法国科学院界面电化学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后,1987年,他放弃优渥的条件,回到了培养他的祖国和厦门大学。

  2003年,厦门大学在与主校区思明校区隔海相望的漳州市建立校区。从此,孙世刚就过上了乘船跨海给学生上《物理化学》课程的生活,他往返于两个校区之间,前后历时9年。

  如今,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孙世刚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为我国电化学及相关领域研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做出了贡献。

  “祖国和厦大培养了我,三十五年来我就学着样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近日,孙世刚在厦门大学接受了澎湃新闻的采访,讲述了他过去几十年学习成长、教学科研的经历。

  1954年,孙世刚出生在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区),1966年,仅仅上了半学期的初中课程,孙世刚的学业就被打断了。1972年,部分学校开始自主招生,孙世刚考上了万县的农业机械所,如愿学到了工科专业。

  1977年高考恢复,孙世刚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了厦门大学化学系电化学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

  “厦门在哪里,我从没听说过。”孙世刚回忆说,四川话管“厦门”叫“耍门”,“乡亲们还拿我打趣,说我考上了一所玩耍的大学”。

  尽管之前孙世刚对化学毫无概念,但他很快发现化学的魅力。“从老百姓最常接触的电池、自行车,到最尖端的导弹、潜艇,都会用到。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

  1982年,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公派留学生之一,孙世刚获得了前往法国留学的机会。经过三个月的日常法语突击培训,他前往巴黎第六大学电化学专业深造。

  “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并不富裕的祖国给每个留学生量身定做了一套西装和呢大衣。”孙世刚说,这让他感受到国家的关怀和期望,也激发了他强烈的使命感和报国情。

  从北京到巴黎下飞机,面对两个城市、两个国家的差距,孙世刚在心里暗下决心:“我们肯定要发展,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就要学好本领。”

  在巴黎,孙世刚刻苦学习,克服重重难关,顺利注册学籍。最终,他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学业,与同一导师门下的法国学姐一道进行法国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被称赞“这位中国学生真勤奋”。

  在留学过程中,孙世刚两次回国,深切感受到中国发展之迅速。他说,回到北京一看,虽然当时人们还不富裕,但是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1986年,孙世刚获得巴黎第六大学授予的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并留在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界面电化学研究所继续博士后研究。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德国波恩大学等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我觉得要回国来工作,在国内把我们学的东西用上来。”次年,孙世刚果断拒绝国外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回国参与国内相关学科的建设。

  当时,国内在原子排列结构明确的金属单晶电化学和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两个国际前沿科研方向上处于空白。

  “回国以后,我就要首先把这个做起来,至少在国内的科研当中,把空白填上去。但是这个比较困难,要花很多精力去做。”孙世刚说。

  孙世刚当时面临的科研条件艰苦,甚至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为了能建设电催化研究实验室,他克服了很多难题。没有实验条件,就自己动手改进设备,自己设计和加工关键部件;科研经费短缺,他能省就省,一份钱拆成几份花。

  为了买设备,孙世刚还经常利用出差的机会,到北京上海去淘零件,找可以用又不那么贵的东西。同时,他还亲手编写实验仪器的计算机控制软件。孙世刚回忆说,经他编制的电化学研究软件曾用了好多年。

  后来,实验条件越来越好,也极大助力了孙世刚的科研,如今,他带领的科研组获得了多个国家级奖项,而他本人也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1990年,孙世刚成功建立了国内第一套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系统。随后又创建了电化学原位显微红外反射光谱、步进扫描时间分辨红外反射光谱等一系列居国际先进水平的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方法。

  此外,孙世刚还带领科研团队在利用电化学方法控制合成高指数晶面/高表面能金属纳米晶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

  2007年首次制备出高催化活性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显著提升了催化活性,取得纳米催化剂合成的重大突破,站在了高表面能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

  由于在开发和推动光谱技术发展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2018年,孙世刚荣获“中国光谱成就奖”。

  “我们搞科学研究,就是要结合国家和社会需要解决问题,用心做,不断探索。”孙世刚说,从走进实验室的那天起,他就没停止过对“科技大国梦”的追逐。当研究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就要用于国内的产业发展。

  “十四”五期间,福建计划打造两个以上产值超千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其中厦门集中了宁德时代、厦钨新能源等新能源龙头企业。

  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从2014年起就与孙世刚团队合作,2016年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动力电池是电动车的心脏,占据整车成本的近40%。曾几何时,关键锂电技术和材料都掌握在日韩手中,孙世刚团队自主研发的原位表征技术,助力宁德时代实现了锂电池技术的变革性提升。

  早在2012年,孙世刚团队就开始了与厦门钨业的技术合作,签订“新能源材料合作研究计划”,致力于提升锂电池正极材料性能。

  2018年,厦门钨业获批组建“高端储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孙世刚受聘担任该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主任。

  “孙老师团队运用在这一基础研究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大大缩短了解决技术难题的时间。”厦钨新能源首席工程师魏国祯说。

  高端电子化学品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光电显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卡脖子”的关键领域之一。2021年11月10日,在孙世刚的主持下,高端电子化学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组建设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论证。这对厦门市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链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具有积极意义。

  2022年7月,孙世刚作为召集人,牵头创办了首届全国高端制造电子电镀论坛。今后,该论坛将以常态化年度会议的方式举办,致力于成为高端制造电子电镀领域权威、综合及开放的品牌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端制造电子电镀产业高质量持续发展。

  接受采访时,孙世刚向澎湃新闻展示了两份材料,他介绍道:“一个是去年的,是经过我们几年的调研,向中央提了一个关于加快我国电化学人员创业发展的建议。这个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从原创角度来推进创业发展,使我们国家不光是跟着人家走,而是要做到引领。这里面有些建议已经在实现了。”

  “另外一份是关于加快推进我国高端电子制造、电子电路基础工业发展的建议,这是我们刚提交的,这个报告提交后立马收到了反馈。这个是作为院士建议,由科学院提交到科技部。”孙世刚表示,从新能源技术,到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这都是他应该做的。

  1996年,孙世刚担任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后着手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进行化学系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极力推动活跃在化学领域科研前沿的骨干中青年教师走上教学第一线,承担主干课程教学工作。就这样,一批院士、国家杰青等国家高层次人才走进了本科生课堂。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人生一大乐事也。”孙世刚说,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只要学生愿意学,我都尽可能提供条件帮助学生做出成绩来”。

  如今,孙世刚已年近古稀,科研任务依旧繁重,但他仍坚守在讲台上给本科生传授课程。他说:“厦大化院有一个优良的传统,越是名教授越要上讲台,况且我还是员,应该带头。”

  2003年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开办之初,他带头乘船跨海到漳州校区为本科生上《物理化学》课程,一直坚持到该校区本科生迁回本部,前后历时9年,从未间断。即使课程内容早已谙熟于心,孙世刚仍会在乘船过程中思考如何用更好的方法传递知识。

  在此期间,孙世刚长期坚持主讲“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厦门大学化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物理化学》,并作为课程负责人将该课程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除了“名教授越是要上讲台”的传统,厦大化院还有个传统就是编写教材。厦门大学《物理化学》(上、下册)教材就是由孙世刚主编。

  给本科生上课时,孙世刚在考虑,随着学科本身的科学体系在发展,学生的基础和知识面在不断提高,要不要在这个基础上再编写一本教材。孙世刚召集了一批多年从事《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工作、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投入到教材筹划编写工作中。

  2008年,凝聚了化学化工学院多年教学成果的《物理化学》(上、下册)问世,并在五年之后的2013年再版,目前第三版也已正式出版。

  这份汇聚了多位老师智慧与心血的教材面世后,深受学生喜爱,并获得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

  2015年,孙世刚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亲朋好友及同事师生纷纷发来祝贺之时,孙世刚不改平日低调谦逊的本色。他说,“国家给你这个称号,是希望你做出更多更有价值的工作,要求更高了,我必须更加努力才行。这是对过去所做的工作的肯定,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普通人眼里,这是一份属于科学家的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在他眼里,这更是一份承载着国家热切期待的责任和担当。

  教学之外,孙世刚还承担着科研等诸多工作,虽忙碌,他一直坚持给学生们上课。于是,课堂上出现了一个总是提着行李箱的老师,常常一下课就赶飞机出差。“祖国和厦大培养了我,三十五年来我就学着样子培养一代又一代人。”孙世刚说。

  (原标题:《师者|孙世刚院士:年近古稀仍授课,“越是名教授越要上讲台”》)

Copyright © 2028 大摩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

QQ:站内信联系 邮箱:站内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