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

站内信联系
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晚八点北京大学李毓龙实验室讲述新型荧光探针在体监测多巴胺的时空动态变化

时间:2023-10-01 18:38 点击次数:56

  原标题:晚八点北京大学李毓龙实验室讲述新型荧光探针在体监测多巴胺的时空动态变化

  人的大脑由数十亿的神经元组成,后者又通过数万亿的突触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不同种类的神经元经过或远或近的投射,通过突触与其他神经元进行信息交流,实现感知、决策和运动等高级神经功能。

  研究大脑的最大挑战在于脑的高度复杂性。北京大学李毓龙实验室集中在神经元通讯的基本结构突触上,从两个层面上开展研究:一是开发前沿的工具,即开发新型成像探针,用于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解析神经系统的复杂功能;二是借助先进的工具探究突触传递的调节机制,特别是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对神经递质释放的调节。

  荧光成像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即时反馈、高灵敏度及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这使得其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借助于多种荧光探针同时标记多个待测物的多重荧光成像技术的出现,为研究复杂的生理-病理机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仍然存在成像深度浅、成像分辨率和信噪比低及无法多通道动态实时成像等诸多的挑战,其中缺乏高效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能够进行实时多重荧光成像的仪器是阻碍这一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能否开发系列近红外区荧光增强的探针及相匹配的多通道实时成像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难题呢?敬请期待本月25日(今晚)大咖云集的讲座!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合作导师李毓龙教授。专注于新型神经递质荧光探针的开发,及活体动物多种神经化学信号的动态分布和调控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thods、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Biomaterial等。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洪克协疼痛研究所荣誉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湖北省杰青,湖北省科协“荆楚科普大讲堂”报告团成员。现任Neuroscience bulletin青年编委(IF:5.2),中国神经科学学会麻醉与脑功能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图学学会医学图像与设备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成瘾与脑科学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湖北省重点项目,武汉市高价值专利培育等9项。参与科技部863计划、基金委重点项目等4项。

  主要从事整合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与病毒示踪技术开发新型基因编码生物磁共振成像技术,并将其用于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在体成像研究;系统整合光/药理遗传学、电生理和膜片钳等技术对其相关功能进行验证。目前,在PNAS,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s(高被引论文,同行专家述评),Molecular Psychiatry,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JCI insight(封面文章),Neuroimage(2)等SCI期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篇,共发表SCI论文百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已授权4项),软件著作权9项。

  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空间生命起源与进化专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Frontiers 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客座编辑,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生命科学仪器》特邀审稿人。长期从事非编码RNA在生理病理功能中的作用研究,聚焦miRNA生成,功能及调控研究。近年来主要面向老龄化社会所需的医疗健康需求与挑战以及空间生命科学的重大需求,从空间特殊环境(微重力、辐射)的视角解析神经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的致病调控机理,以期为中老年心脑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方案,同时结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探究心脑疾病潜在的早期诊断标志物。目前发表20余篇国内外高水平论文,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及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

  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上海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求索杰出青年”计划课题组长。2008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14年-2019年,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2020年入职复旦大学。实验室专注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及在脑疾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目前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面上、临港实验室“求索杰出青年”课题、上海市科技计划项目及上海市科委面上项目在内的多项课题。已有多项工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上,以通讯或一作(均含共同)在Nature Neuroscience(已接收)、Nature Communications(4 篇)、Science Advances(1 篇)和Developmental Cell(1 篇)发表文章多篇,并申请技术发明专利7项。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同济医院老年综合科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03-2008在华中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生联合培养(师从徐涛院士),获博士学位;2008-2015年在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入职华中科技大学组建独立课题组。近5年带领独立课题组,以(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 PloS Biology 、 Cell Reports、 Elife 、 ACS Nano、Small、Frontier Mol. Neurosci. 、Nanoscale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研究论文10余篇,受邀综述和书籍章节各1篇。主持2023年“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课题。获国家海外优青、湖北杰青、加拿大Early Research Award等。现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离子通道与受体分会委员, 中国生物学会神经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兴趣:致力于研究运动稳态的神经机制,特别是运动序列转换的神经环路、分子与计算原理,对于运动协调、运动本体感知、运动稳健与灵活性以及运动疾病治疗等感兴趣。

  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科研方向是高速深层多光子显微镜技术的开发,进一步利用新技术手段开展鼠脑的神经环路和功能研究。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求索杰出青年、青年东方学者等项目,获得美国光学学会和相干公司颁发的2020 Bernard J. Couillaud Prize,迄今在Nature Methods等期刊发表第一/通讯论文18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受邀或主题报告十余次和网上公开课多次。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科,助理研究员。硕士毕业于南通大学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曾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实验室研究方向为周围神经递质与疾病。目前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中国博士后基金在内的多项课题。已有多项工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上,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均含共同)在Plast Reconstr Surg、J Mater Chem B和J Neurosci发表多篇文章。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诊断学、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天然药物筛选研究。国家教育部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论文评审专家,中草药囊泡专家委员会成员、江苏省神经科学学会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委员、江苏省神经免疫学会委员等,曾获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称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徐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等课题20余项,获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先后在J. Am. Chem、Neuropathology & Applied Neurobiology、NRR 等国际著名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13年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精神健康研究所Xia Zhang教授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年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现任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情绪与行为性别差异的神经机制”。综合运用基于机器学习的精细行为分析、神经环路示踪与调控等技术,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基金的支持下重点开展:①本能行为的性别差异性特征及其神经环路机制;②不同脑状态下本能行为变异及其神经机制。已发表SCI收录论文34篇,其中通讯作者(含共同)论文12篇。

  如果您想参与此次线上论坛讨论、加入国家一级学会研究学组或者报名参加其他神经科学研究相关的线上讲座,报名NRR杂志青年审稿人/中译审校员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8 大摩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

QQ:站内信联系 邮箱:站内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