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

站内信联系
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冰雪头条:北京冬奥会冰壶赛事医疗保障的护理管理实践与体会

时间:2023-11-28 09:53 点击次数:141

  回顾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护理管理实践,总结经验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参加国际大型冬季赛事项目尤其是冰壶比赛医疗保障的护理同仁提供经验参考。

  目前我国冰壶比赛医疗保障经验有限,较少涉及冰壶赛场急性运动损伤的系统救治,并且针对冰壶赛事医疗保障中护理工作的构建与实施方面也缺乏研究。本文第一作者参加了国家游泳中心冰壶比赛的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全程担任医疗团队护理主管,现总结赛事护理组织管理工作,以期为今后参加国际大型冬季运动项目,尤其是冰壶赛事医疗保障的医护人员提供宝贵经验,具体如下。

  国家游泳中心场馆医疗保障工作全部由笔者所在医院承担,医院共派出工作人员39人,其中场馆医疗和防疫主任1人、医疗经理1人、行政人员1人、医生18人、护士18人。护士分别来自外科、急诊科、内科、骨科、内科监护室等10个专业临床科室。

  医疗服务保障主要对象为各国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奥委会)和各国奥委会官员、单项体育联合会官员,其他对象还包括媒体、转播商、工作人员、观众、志愿者、合作伙伴及合同服务商。医疗服务团队为所有 对象提供运动损伤、紧急医疗及冬奥会定点医院转诊等医疗服务。

  管理者团队选拔人员时,考虑不仅要业务过硬,而且更要政治思想过硬,确保“行动统一听指挥”,做好保密工作。国际体育赛事保障还需要考量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赛场紧急事件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和形象。本次冰壶赛事保障单日工作时长达18小时,应充分考虑人员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等个人因素。另外,赛时长时间的闭环管理,也需要考虑护士心理、生活和家庭因素。

  保障前期培训共分为6个部分:奥运通识、场馆设施与比赛服务培训;医疗保障专业知识培训;工作职责及流程的梳理;药品管理及设备的使用;医疗应急预案及演练;外语及国际接诊相关培训。

  冰壶赛时保障,国家游泳中心医疗服务设正、副2名医疗官和1名护理主管,并设置5个医疗站:运动员医疗站、工作人员医疗站、奥运大家庭医疗站、观众医疗站、与竞赛直接相关延伸区域场地(Field Of Play,FOP)医疗点。护理主管协助正、副医疗官完成医疗保障团队各医疗站(点)前期筹备工作,赛时药品管理、设备管理、耗材管理及护士的协调工作。运动员医疗站人员配备2组,每组4人,即2名医生和2名护士,均为高年资外科护士和内科护士搭配,通过多个专科护士的协同作用,提高团队的整体护理水平。FOP配备2组人员,每组4人,即医生和护士各2人,护士以急诊、外科为主,并与医生做好男女、身高的搭配,便于脊柱板搬运患者时操作。工作人员和观众医疗站为高年资内科护士搭配外科护士。奥运大家庭医疗站配置英语口语能力强的内科护士。

  北京冬奥会正值新冠肺炎全球流行期间,面对疫情变化的不确定性,医疗服务人员与公共卫生人员对出现的疫情相关问题紧密联动,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按 照冬奥会防疫手册和“一馆一策”的场馆防疫方案贯彻实施,做好消杀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安全社交距离、核酸检测、病例隔离、流调转诊等疫情防控工作。

  所有医疗队队员认真学习国际反兴奋剂条例和规定,特别注意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orld AntiDoping Agency)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根据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规定,医疗保障团队设专人负责场馆含有兴奋剂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本次医疗保障团队由护理主管主要负责该项工作,并在每个医疗站设置专职护士负责管理站内含兴奋剂药品,对含兴奋剂药品给予明显的特殊标识,并与其他药品分开,固定区域单独放置,使用前必须上报护理主管,使用时与医生核对药品,并由运动员和运动队队医签署相关申明,记录使用情况。

  国家游泳中心作为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建筑面积为108 500平方米,冬奥期间场馆内赛事服务涉及30多个领域,工作人员共计2 000余人。医疗服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需要与其他领域整合联动,包括体育竞赛、公共卫生、场馆基础设施、场馆运行中心、场馆通信中心、安保、清洁与废弃物管理、技术、转播服务等。充分利用赛前多梯次、多维度、多部门的演练机会,与其他领域总结复盘,沟通协商;通过场馆每日线上运行调度会,与各部门增加沟通,协调目标,解决问题;要求每个领域安排一人作为医疗防疫专员,通过医疗防疫专员与各业务领域部门实现高效的信息交流,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冰壶比赛赛程长达19日,赛程密集,医疗站(点)每日开放时间长达18小时。护士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加之疫情期间闭环管理,集中饮食、住宿、起居,更增加了人员的心理压力。护理主管主动了解人员在工作中的困难,及时解决,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关心人员生活方面的需求,积极正向引导,轮休期间组织线上活动,鼓励体育运动,丰富人员生活。帮助人员快速适应新的工作任务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并与院方和工会积极反馈,争取更多的物质支持和心理支持。

  北京冬奥会国家游泳中心冰壶赛事于2月2日开始比赛、2月20日结束比赛,共计19日。医疗站共接诊136人次,其中外国人员18人次,占13.24%,我国人员118人次,占86.76%。

  所有就诊人员中共有11例 (占8.09%)转运至冬奥会定点医院筛查、检查和治疗,其中2例发热,经筛查后均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可能,均为传染病患者,1例为乙型流感,采取隔离措施并治愈后返回岗位继续工作,1例为肺结核,转至传染病医院治疗,且传染病患者均按要求上报至国际奥委会及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本次冬奥会医疗保障的护理实践中,服务对象来自不同国家,分布在各个领域,涉及疾病类别广泛,疫情防控要求高,笔者通过组织管理护理团队为各领域人员和各种疾病的医疗需求提供及时、安全、有效的护理,并实现医疗保障团队人员零感染,顺利完成2022北京冬奥会医疗保障任务。

  研究显示,冰壶运动项目损伤以膝关节、腰部、肩关节、腕关节损伤为主,主要急性损伤为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护士前期培训要加强针对在冰面比赛可能产生的损伤应急处理、关节固定、冰上急 救、冰上脊柱板搬运等方面的培训,并与团队医生一起进行实地反复演练,梳理处置细节,包括站位、问诊、协同操作、行动口令、与裁判和队医交流内容等,并仔细制定应急处置标准流程。

  北京冬奥会期间,场馆接待大量境外参赛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临巨大挑战,医疗服务的诊疗过程与就诊人员近距离接触,甚至直接接触其身体、黏膜和体液,工作风险高,科学、严格的防疫措施必须涵盖并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方面,造成工作流程烦琐,工作量加大,工作难度增加,医疗队员容易产生倦怠、意识松懈。护理管理者需要监督医疗保障团队人员在严格遵守奥组委防疫政策和要求的基础上开展工作,保证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准确执行。除此之外,医疗保障团队人员的个人健康状况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采取有效的方法督促队员按时完成每日体温监测,个人健康状况上报,每日核酸筛查,准确及时掌握队员健康状况,确保冬奥会保障期间医护人员零感染。

  保障期间医疗站内护士遇到无法完成的护理操作,可通过手台、手机与团队内其他护士沟通解决,如涉及护理操作要求相对较高,需要现场处理,则可从其他医疗站协调相应专科护士前往解决,通过灵活协调,充分发挥护理团队的优势,应对服务人群对多种科别的护理需求,为就诊人员提供及时、合适、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本次医疗保障团队人员英语培训借鉴预制语块理论培训模式,将诊疗过程之中可能用到的短语、语法和专业术语组成固定语块,并整理站内仪器及药品英文名称,将其编绘到医疗场景英文对话中,要求每日练习,在英语培训中有效提高医疗保障团队人员语言交流水平。

  根据保障冬季体育赛事项目的特点,遴选合适的护士,保障前期培训设计充分、实用,保障期间人力配置合理,加强语言训练,提高护理团队整体保障能力,并严格按照奥委会要求执行医疗护理保障,顺利完成冬奥会医疗护理保障任务。通过总结北京冬奥会国家游泳中心场馆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护理管理实践工作,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医疗护理保障提供经验。

  第一作者曹莉萍(科护士长)任职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

Copyright © 2028 大摩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

QQ:站内信联系 邮箱:站内信联系